發布時間:2021-8-13 15:22:32
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以下簡稱實踐基地)建設,是適應青少年法治教育目標要求變化,、完善青少年法治教育體制機制、方式方法的重要舉措;是整合社會法治教育資源,推進法治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構建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治教育體系的重要途徑和載體。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把實踐基地建設作為新形勢下深入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主要環節和重要任務;構建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網絡的重要節點,納入七五普法規劃實施方案當中,采取切實措施,統籌推進,使依托實踐基地實施多樣化的法治實踐教育,成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切實提高廣大青少年學生的法治意識和法律素質。
實踐基地采用多媒體演示、實物展示、歷史圖片、互動體驗等多種形式,向廣大觀眾特別是青少年觀眾普及黃賭毒知識,讓青少年時刻謹記,遠離黃賭毒。青少年通過心理沙盤游戲,使內心的心理狀態完全展示出來,咨詢師可以根據青少年的情景進行分析,從而解決青少年內在的心理問題,健康成長。采用現場感強烈的模擬庭審的方式,使青少年體驗式地學習法律知識,接受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自我保護、學法守法的意識和能力,有效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促進青少年健康安全成長。通過大屏幕不斷的播放青少年法規法規知識以及容易發生在青少年身邊的犯罪案件,讓青少年更多層次的了解法律法規知識,保護自己,遠離犯罪。
實踐基地建設要體現法治育人理念,突出法治教育的資源整合和方式方法的,注重利用各種教育技術和手段,提供實踐性、互動式的法治教育內容;要注重適應中小學組織學生參與的需要,具備相應的活動場地和設施,設立多種功能區域,滿足學生參與實踐的需要。實踐基地要具備開展綜合性學生法治教育及教學效果評價、教師培訓等功能,建設成為貼近法治實踐、貼近青少年生活和認知特點的校外法治教育中心,成為中小學開展法治教育的重要支持系統。